描述

小龙虾:从谣言缠身到4000亿规模,我是怎么做到的?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3-20 分类:新闻详情

小龙虾为了“火”有多努力?

从上文可以看出来,小龙虾的火爆其实有多方力量在“推波助澜”,但为什么偏偏是小龙虾呢?我发现小龙虾在让自己被吃掉这件事上,也下了一番狠功夫呢!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小龙虾走红是必然的。

1)好吃味够爽

首先,小龙虾真的太好吃了有木有!先嘬一口虾身的汤汁,再尝鲜嫩紧致的虾肉,我写着文章口水简直都要流出来了。

而且,小龙虾的昵称之一“麻小”——麻辣小龙虾,也在像众人诉说着一个现实:大多数小龙虾都是辣的(十三香表示不服)。

于是,关于小龙虾味道的另一个重点来了,辣!“辣是一种瘾”,辣味的食物往往更具有传播力。在这点上,“侵略”大江南北的川菜就是一个极佳的案例。

2)健康又营养

前文也说了,小龙虾曾经被众多谣言中伤,不过在权威媒体辟谣之后,现在绝大部分消费者都知道小龙虾是一种安全的食物了。

不过安全只是最基本的,小龙虾还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蛋白含量占总体的 16%—20% 左右,脂肪含量不到 2 %(纯瘦猪肉脂肪可是占比 6.2%),而且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酸,富含维生素E、磷、钾、铁……

对于诸多追求健康、想控制体重的人们来说,小龙虾的营养价值往往能够成为我们减轻罪恶感的借口(盘里有很多油?看不见看不见!)

3)手剥才有劲

当然,以上这两点只是小龙虾的基本操作,大招在这里——要亲手一个一个剥(有男朋友帮剥的除外)!

这样一来,吃小龙虾的时候想看手机?不存在的。于是小龙虾餐桌就变成了现代人难得不会盯手机的场景之一。虽然依旧是低头族,但是是在低头吸剥啃龙虾,绝不是在玩手机!

这样的“沉浸式”的饭局,用来交流增进感情再好不过,自然也就成为许多家庭、情侣、好友之间聚餐的首选了。

此外,亲手剥还有一个额外的作用,吃着会更香!这背后有一个理论叫做“鸡蛋理论”。

上个世纪 50 年代,美国一家食品公司的蛋糕粉无论怎么改进也卖不出去,心理学家欧内斯特发现是因为蛋糕粉的配方太齐了,导致家庭主妇们失去了自己动手的乐趣。

于是他提出,可以把鸡蛋粉里的蛋黄去掉。当家庭主妇们动手发挥的空间变大之后,蛋糕粉的销量获得了大幅增长。

同样的道理,人们尝着自己亲手剥的小龙虾,自然是觉得倍儿好吃了。

4)朋友圈王者

最后,吃小龙虾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发朋友圈。吃小龙虾不发圈简直就像喝酸奶不舔酸奶盖一样!

激发食欲的满屏鲜红,隔着手机仿佛都能闻到小龙虾的香气(正如我写这篇文章的感受),每一条关于小龙虾的朋友圈总能刷足存在感,获得不少赞评,稳定战胜其他票圈网红食物。

《中国新闻周刊》曾采访过小龙虾忠实粉丝,有一个 90 后是这样形容小龙虾朋友圈的:

吃小龙虾天然就很开心啊!吃完可以发个朋友圈,感觉是很能展示自己真性情的。不会高级到让人觉得你在装逼,也不至于让人觉得你很 low,发朋友圈恰到好处。

这句话简直说到点上了。并不便宜的价格和上镜的长相,让小龙虾在诸多食物中脱颖而出。同时可以想象出小龙虾背后是一个戴着手套,满手满嘴油的接地气吃货形象,不会给人装逼的感觉。

综上,别看小龙虾只是一道简单(并不)的菜,但是满足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 5 个层次需求中的 4 个!

能吃好吃的生理需求,安全健康营养的安全需求,餐桌交流的社交需求,朋友圈展示真性情的尊重需求,不要太厉害!

结语

纵观小龙虾的火爆史,可以发现小龙虾的“走红”离不开各种外界力量,有谣言辟谣的力量,有资本的力量,有营销的力量,有世界杯的力量,甚至有明星网红的力量……

不过,这个过程也离不开小龙虾的“自我奋斗”。作为一道简单的美食,小龙虾却以一己之力满足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 5 个层次需求中的 4 个。

我们还能够发现,很“巧合”,小龙虾的火爆之时也是移动互联网火爆之时,可以说移动互联网给了小龙虾大展身手的平台。

微信、微博等第一波移动社交产品,给大家提供了随时随地晒图交流的平台。然后在近两年,这种晒美食的行为进一步扩散到直播、短视频平台。此外,外卖、电商平台的入局让小龙虾占领的版图越来越大。

不说了,今晚小龙虾走起!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周刊,小龙虾为什么这样“红”?

扫描关注qrcode_for_gh_aaad3dfae26a_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