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彰武:种下一片绿 保护一座城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4-09 分类:新闻详情
彰武:种下一片绿 保护一座城
辽宁省彰武县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县粮食产量达13.8亿公斤,是三北工程实施前的5倍。彰武人知道 ,三北工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彰武县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过去,彰武县总面积546.2万亩,沙化面积却达524.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6%,是辽宁省最大的风沙区,每年约40%-70%的农田遭受风剥沙压,粮食亩产不足百斤。肆虐的风沙不仅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在季风的作用下,沙尘每年还以惊人的速度向东南扩展,仅需1个多小时就可抵达沈阳,直接威胁着辽西北乃至辽宁中部城市群的生态环境及国土安全。 三北工程实施后,彰武林业用地面积从78万亩增加到20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4.2%提高至34.5%,风速降低至每秒1.9米,年均扬沙天气减少至9天,森林三大效益估算价值超100亿元。大田作物播期比过去提前20天,原来不能播种的生长期较长的作物,现在可实施播种,年增产粮食11亿公斤。林草间作面积已增加近25万亩,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牛、羊、猪饲养量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4.1万只增加到451万只。 生态逆袭、粮食丰产、畜牧业发展,折射出三北工程实施喜人的成果。三北工程实施后,彰武从深化林业体制、投资机制、造林形式的变革入手,变过去的以国家、集体造林和投入为主,为目前的以个人造林和投入为主,实行承包、联合、股份合作、租赁、拍卖、转让等各种经营方式和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经营体制。彰武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17条优惠政策》《彰武县植树造林奖励办法》,调动广大群众防沙治沙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县先后涌现典型治沙造林大户136户,其中,个人累计治沙造林面积达72.3万亩,个人累计造林投入资金达2.2亿元。 为改变以往造林不见林、林相残缺不全的局面,彰武引进优良品种和提纯复壮乡土树种,通过机械抗旱造林、地膜覆盖技术、客土增施草炭技术、“三大一深”造林技术等科学治沙造林技术,将造林成活率提高了9.3个百分点。 为确保在大旱之年提高全县治沙造林的成活率,每年春季造林期间,县乡林业部门都对造林设计,整地、挖坑、栽植等工作进行检查验收,严把苗木质量关、浸泡苗木关,整地挖坑关、现场栽植关、抗旱浇水关。 伴随着成果的日益突显,巩固三北工程成果成为新的命题。彰武通过工程围封和生物围封相结合,实施围封治理工程,通过创建专业的管护队伍加强对封禁范围生态脆弱区的管护,认真落实《防沙治沙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实现依法治沙,依法管林。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彰武同步优化林业产业,加大商品林、工业原料林和特色经济林建设力度,促进了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森林食品、林木种苗繁育、林下种植等林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县林业产业年收益超过2000万元。如今,以章古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那木斯莱湿地和大清沟旅游风景区为主线的森林旅游业已纳入发展规划,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扫描关注qrcode_for_gh_aaad3dfae26a_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