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一位农业科学家的泥土情怀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6-06 分类:新闻详情
一位农业科学家的泥土情怀一位农业科学家的泥土情怀   ——记广西农业科学院粉垄耕作技术发明人韦本辉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一位农业科学家的泥土情怀

——记广西农业科学院粉垄耕作技术发明人韦本辉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8月5日,刚出差回来的韦本辉,顾不上歇息,又急匆匆走进了试验基地。黝黑的面庞依旧,坚定的步伐依旧,草帽、运动鞋等“韦氏装备”依旧。

  “我不在办公室就在试验基地,不在试验基地就在去试验基地的路上。”已过花甲之年的韦本辉,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规律。试验基地是他念兹在兹的生活重心,那里不仅有他矢志奋斗的粮食增产梦,更有他忧国忧民的泥土情怀。

  韦本辉是广西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专注农业研究40余年。由他自主发明的粉垄耕作技术,被袁隆平等多位院士专家誉为继人力、畜力、拖拉机整地之后的“第四代农耕革命”,为粮食提质增产、生态环境保护等带来了新希望。

  增产奇迹

  8月1日,西藏农民庆丰收“望果节”。韦本辉从广西南宁赶往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克麦村,与村民一道分享丰收喜悦。

  当天,山南市举行青稞粉垄栽培技术现场验收会,来自湖南、西藏、江西、福建等地的专家进行现场测产验收。

  收割,称量,结果揭晓:粉垄青稞折干亩产381.1公斤,比常规栽培增产63.6公斤,增幅20.03%;折算后的粉垄栽培青稞生物量(秸秆、叶片等)1408公斤/亩,比常规栽培增加412.1公斤/亩,增幅达41.38%。青稞产量和生物量的“双增”,既可满足当地粮食需求,也解决了牲畜饲料问题。

  克麦村村委主任巴桑多吉种了一辈子青稞,第一次看到有一项技术在不增加肥料、农药还减少灌溉的情况下,居然能大幅增产。“和常规种植相比,粉垄青稞穗长、籽粒饱满,有效穗更多,而且抗倒伏更好。”巴桑多吉赞不绝口。

  就在当天,新疆棉农传来视频,一块4年前粉垄改造的重度盐碱地,当年由中国科学院等专家实测棉花增产48.8%,今年棉花依旧枝叶壮硕,亩产预计500公斤以上,比常规耕作好很多。

  类似的增产消息,韦本辉已习以为常。

  2018年,韦本辉主持实施的广西创新驱动重大专项“粉垄雨养甘蔗项目”,最高亩产甘蔗达10.6吨,比常规栽培亩增3.11吨、增幅达41.34%;由广西大学专家实施的原料蔗亩产10.4吨、增产率41%,蔗糖分增加1.5个百分点。

  这些,均得益于韦本辉历经10年攻关发明的粉垄耕作技术。“粉垄是一种超深耕深松不乱土层的‘全层耕’和‘底层耕’(遁耕)耕作方式,因土壤被钻头粉碎悬浮呈垄(厢)状而得名。”韦本辉介绍。

  “一般用犁头翻地翻得不深,但用钻头就可以深到四五十厘米,松松土、透透气,数倍增用土、气、水、光等‘天地资源’,从而达到提质增产。”韦本辉说,粉垄技术可广泛适应于旱地、稻田作物,具有增产、提质、保水、改善生态等“四位一体”综合效果。

  经过多年的对比试验表明,采用粉垄技术能实现多季持续增产,增幅在10%~38%之间,山药、木薯等块根块茎作物最高可增产40%以上,有的更是超过100%。与现有耕作方式相比,粉垄技术每产出100公斤粮食,可少用化肥0.35~4.29公斤,减幅达10%~30%。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带头人张洪程认为:“粉垄技术是土壤耕作技术上的重大创新,总体水平居于国际领先地位,有着很广阔的应用前景,会发挥越来越大的增产、提质、增效和绿色的作用。”

  为了这项科研成果,韦本辉默默扎根农业40余年,从事粉垄技术研究整整10年。

  劳作精神

  出门一身汗,归来满身泥,置身农民中,分不清彼此……熟悉韦本辉的人都说,怎么看,他都像个地道的农民。

  确实,外观韦本辉,那古铜的肤色,若不是长年累月地亲密接触阳光,不可能这么浓重;那瘦壮的身材,不长年累月上山下地劳作,不可能这么结实。

  韦本辉不介意人们叫他农民——农民,是他工作的动力源。

  韦本辉出生于广西贫困农村,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深情。“祖辈世代土里刨食,粮食产量不高,常遇天灾,忍饥挨饿是家常便饭。”忆起年少往事,记忆犹在眼前。

  饥饿,给韦本辉留下难忘的童年印记,也成为激发他投身农业研究的动力:“我希望为粮食增产做点事,让父老乡亲告别挨饿的苦日子。”

  1972年,韦本辉高中毕业后,回家干农活。细心的他发现,同样的田地,有的稻谷长得好,有的却比较差,究竟为何?

  他仔细观察研究,发现有的村民把秧苗插到田里,任由“上田灌水下田流”,土壤缺氧,水稻生长差。他看了很多农技书籍,总结出一条经验:合理排水、让稻田干湿交替、冬季改土,就能使水稻增产。

  韦本辉将此法告诉大家,却受到冷遇:“有人说,我们种了一辈子田,还要一个小年轻来教?”他只好带着几个愿意尝试的人一起耕种,果然当年就大幅增产。大伙信服了,纷纷效仿,村里粮食很快实现自给自足。

  对于“学无所用”,韦本辉起初有些不习惯,但很快便调整好心态。他足足用了10年时间坐冷板凳,潜心积累科学素养。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2001年,韦本辉调任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他决定重点研究淮山:“淮山营养丰富,但当时广西种的都是老品种,产量低、品质差,研发潜力大。”

  一无经费、二缺人手,韦本辉带领几个年轻科技人员从零起步,一边选育新品种,一边研究新栽培方法。一干就是10多年,主持选育了37个品质好、产量高的系列新品种(系),已有“桂淮”6号等12个品种(系)通过审定。

  后来,韦本辉成为国家农业项目首席专家。他主持的“淮山药项目”在河南、甘肃、江西等地实施,河南、山东等北方型山药品种被引种到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广西“桂淮系列”品种在浙江、江西等地引种成功,实现了“南淮北移”“北种西扩”。

  颠覆传统

  一项科研项目的成功,不会终止矢志奋斗者的脚步。

  常年走南闯北,韦本辉留意到一个现象:良种、良田、良法、良态作为农业发展的“四大法宝”,关于良种、良法的研究不少,而良田、良法、良态的综合研究则较为鲜见。

  “土壤是农业之母,土壤好什么都能长好,土壤坏了后患无穷。”韦本辉说,传统犁头式耕作,可利用土层不足20厘米,拖拉机耕、耙、起垄,轮子重力反复碾压形成坚硬的犁底层,土壤的生产力越来越衰退;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层板结、土壤变酸、河湖污染,既损害农产品质量,又影响国民身体健康……

  长此以往,农业如何可持续?粮食安全怎么保障?

  农谚说“深耕一寸土,多耐十天旱,多打十斤粮”,韦本辉思考,能不能发明一种新的耕作模式把土壤深耕深松,在减少化肥农药的同时保障稳产高产?

  心怀责任的韦本辉,说干就干。

  2009年的一天晚上,他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看木匠打家具的情形:木匠在木板上钻孔时,用牛筋拉动铁钻头反复转动,孔就会越钻越深,粉末状的木屑也会随之浮上来。

  “如果用螺旋钻头代替犁头耕地,不就可以把板结的土壤打得更深,浮起来的土壤不也就更加粉细、疏松了吗?”他随即画出草图,找到一位农机师傅加工制造。

  几个月后,螺旋形钻头样机做成了。

  在广西宾阳县,韦本辉用刀耕火种、人工锄头、牲畜犁头、拖拉机犁耙、粉垄钻头等,做了“五千年农业模式”试验。结果显示,玉米、花生在“零施肥”条件下,采用这五种耕作模式,后一种耕作模式总比前者有8%以上的增产规律,而粉垄耕作比拖拉机耕作增产幅度超过13%。

  冰冷的数字,点燃了韦本辉的热情。

  由于当初制作的钻头挂到拖拉机上耕作时,速度慢且易坏,韦本辉又委托一家农机企业研制。

  经过反复试验,2010年10月,拖拉机牵引螺旋形钻头的第一代粉垄机试验成功。此后几经改进,终于研制出在地里跑一遍就可完成深耕、耙地、起垄等多种功能的“自走式粉垄整机”。后来又增添了“倒T型”底耕(遁耕)等粉垄耕作机械新成员。

  颠覆传统耕作模式的粉垄技术,诞生了。

  粉垄时代

  为推广应用粉垄技术,韦本辉决定走遍全国进行调研试验。

  “盐碱地、砂姜黑土中低产田、退化低产草原……各地土质各不相同,技术都要相应变化。”韦本辉说,“我一点点动手做对照实验,几乎挖遍了全国各地的土。”

  韦本辉如拓荒牛般,耕耘着希望,探求着绿色生命的本质。

  “最多时一周走5个省份,跟着粉垄机对甘蔗、水稻、小麦、玉米、土豆等30多种作物做对比试验。”韦本辉说,“土壤剖面基本上都是自己挖,我干农活可不比年轻人差。”

  一天清晨,他到广西隆安县的实验基地,挖一个甘蔗粉垄和常规耕作相连的土壤剖面,但粉垄底层土质很硬,他埋头挖了大半天,连吃饭都忘记了。

  这个土壤剖面,揭开了粉垄绿色增产的“谜底”——

  一是粉垄技术利用“螺旋形钻头”深旋耕均匀粉碎土壤,经钻头切割、旋磨、碰撞产生高温处理,高速旋转带动氧气融入土中,使土壤发生物理改变和化学反应,将土壤颗粒裹住的养分释放出来。

  二是粉垄后的土壤更为疏松透气,氧气更为充足,作物的根扎得更深且能“自由呼吸”。

  三是粉垄构建了全新的土壤生态环境,水、肥、气大幅增加以及土温的提升,促进了作物根系发达、植株健壮,进而使光合效率提高10%以上。

  “粉垄技术不仅能使低产田变成中产田、中产田变成高产田、高产田变成更高产田,从而大幅提高现有耕地的生产能力,而且还适用于尚未完全利用的盐碱地、砂姜黑土、退化草原、边际土地等类型土地。”多次参与粉垄技术测评的张洪程院士说。

  2017年,“粉垄绿色生态农业技术”被原农业部列入国家主推技术,很快在全国“遍地开花”。

  2019年6月,中科院等单位专家对山东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区11.75‰滨海重度盐碱地进行3次粉垄处理,在2018年玉米增产73%、玉米籽粒盐(钠)含量减少20.81%之后,再次验收第二茬冬小麦亩产372.15公斤,比常规耕种增225.76公斤,增幅达154.22%。这意味着,低成本、物理性改造盐碱地找到了新路。

  2019年6月,经专家测产,河北盐山县种植大户王春祥实施粉垄小麦“零灌溉”,比常规灌溉每亩节水370.9立方米,增产20%以上。华北平原水资源匮乏难题,迎刃而解。

  2018年10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专家在江西测试,粉垄种植红薯平均比传统耕作增产超过100%。

  2019年7月,具有突破性的宿根甘蔗“遁耕”实测结果显示,每亩蔗茎数4725条,比常规增加1107条,增幅30.59%;平均茎粗3.25厘米,比常规增加0.30厘米,增幅10.15%。

  一个个增产捷报,给了韦本辉更大的信心。如今,粉垄技术已在全国26个省份36种作物上成功应用。

  韦本辉为之奋斗的粉垄绿色农耕时代,已经到来。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13日 01版)

[   责编:张悦鑫  ]
×
扫描关注qrcode_for_gh_aaad3dfae26a_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