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扬州古镇 | 这个古镇的玉器闻名天下,还有很多动人传说
湾头古称“茱萸湾”,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据传闻,因这里是隋唐时京杭大运河由此向南进入扬州13道湾的第一道湾而得名。“天下玉、扬州工、源湾头”,扬州的琢玉工艺源远流长,而湾头镇是扬州最大的玉器生产加工基地。
陈建新 摄
湾头老街
陈建新 摄
湾头老街临水而建,“水”即内河,内河弯绕,老街绕弯,成月牙形,老街居民又叫“镰刀街”。老街以避风塘为界南北两段,各有一道拱门,门墙斑驳,唯有“古茱萸湾”和“保障生灵”依然清晰。由于弯绕,两段又呈东西向。各自的两端都有圈门,北段东端为“古茱萸湾”,西端为“西连邗水”;南段东端为“保障生灵”,西端为“北接棠湖”。现仅存中间相对的两块石额,“西连邗水”和“北接棠湖”两块石额于上世纪50年代拆除,前者现已被一座竹牌楼取代。
陈建新 摄
福慧禅寺
陈建新摄
老街最西端,一间普通旧宅的门楣石额上,“福慧禅寺”四个大字清晰可辨,这里便是当时风光无限的“福慧禅寺”。
唐朝诗人张祜有一首千古绝唱:“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道尽了山光寺的繁华和风流。禅智、山光是唐代扬州的两个寺院,禅智寺在蜀冈东,而诗中的“山光寺”,就是指的湾头老街的这座山光寺。古时的山光寺,坐北朝南,拥有三座大殿。二殿列有十八罗汉,而大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和观世音菩萨。
茱萸湾
陈建新 摄
湾头曾名茱萸村、茱萸湾。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瘟疫。一个和尚用一种叫茱萸的药草治好了这里的瘟疫,当地开始遍植茱萸,茱萸湾因此而得名。
而位于湾头镇的茱萸湾风景名胜区是一座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花卉、植物动物观赏和现代游乐为一体的半岛生态型动植物园。景区内建有华东地区一流动物散养观赏区,分别有猛兽区、食草动物区、宠物区、猴岛、水禽鱼类观赏区、鹤生态园、海狮表演馆、猛兽表演馆等。
陈建新 摄
玉器古镇
陈建新 摄
“天下玉,扬州工,源湾头。”湾头老街的南段,当地人又称“老玉器街”。在这条不足1华里长的街道两侧,散落着大大小小数十家生产玉器的作坊。远远地,传来此起彼伏的“呲呲”声。一家挨着一家的玉器作坊里,工匠们正在雕琢、打磨玉器。
扬州玉器,有件惊动过乾隆的大手笔。那便是玉雕之王《大禹治水图》,重万斤,现存故宫博物院,上有乾隆亲笔题诗。此国宝是扬州艺人的杰作,费工6年方成。由扬州天宁寺码头上船,水路运送北京。此件稀世宝物用的料,便是名扬天下的和田玉。
老街上的玉器,兴于上世纪80年代,“扬州工,在湾头”的名号也才从那时开始叫响。古街一侧,已新建了湾头玉器市场,加上老街的玉器小作坊。
陈建新 摄
无头壁虎镇水传说
长江运河八百里航运,有“九牛二虎一只鸡”的镇水之物,其中“二虎”就在湾头老街。现今“二虎”只剩下一虎,而且是无头壁虎,但形状依稀可辨。当地人回忆,1954年百年一遇的大水,水位只涨至壁虎脚下。
沿着老街东段光熘熘的青石板小道直往东南方向,即见到“石壁虎”,头北尾南。
据《壁虎石记》记载:“明万历年间,扬州连续多年在6—9月份,霪雨连绵,昼夜不止,江湖泛涨,灾情严重。为祈江河安澜,百姓安居乐业,人们置石雕壁虎一对,放置于湾头古街北端河边,形成淮扬‘九牛二虎一只鸡’镇水之物。”
相传原先有两只石壁虎,后来母壁虎跑了,只剩下公壁虎守在古湾头,有一天,一盐商的船停泊靠岸,公壁虎爬上船偷盐吃被发现后,砍掉了脑袋。
湾头美食
张卓君 摄
在湾头镇老万福大桥桥西朝南的门面房靠墙边的位置,挂着白底红字的招牌“万福闸猪头肉”,看起来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厂牌;店里有“万龙熟食”字样,这其实是万福闸猪头肉的本名,“万龙”就是老板的名字。因为很多人记不住这里叫万龙熟食,但是记得在万福闸附近,朱万龙就做了个“万福闸猪头肉”的招牌挂在门口。老扬州都知道,他家的猪头肉软糯黏唇,供不应求,去晚了就没有了。
扬州市旅游局综合扬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