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运当头”的红掌、娇艳翠绿的君子兰、花开正艳的蝴蝶兰……走进位于肥西县上派镇彭圩村的安徽省兰君园艺花卉有限公司的温室大棚里,目之所及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排排正在茁壮成长的盆栽郁郁葱葱,各种花卉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2015年,在上派镇的支持下,彭圩村将产业开发和精准扶贫紧密结合,积极发展园艺花卉特色产业,通过基地带动,推动贫困户学技术,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继而增收。 时入初冬,记者见到生产基地负责人谢光坤时,他正忙着在大棚里给村民王桂梅指导蝴蝶兰的幼苗入瓶,“我们有自己的组培室,这种瓶苗经过4个月左右时间,就能长到2.5寸杯子直径大小的花梗苗。” 见记者不解,谢光坤笑着补充道:“从无菌操作台的切芽分裂到母瓶幼苗,再到花梗苗和开花株,这是蝴蝶兰成长的一整套过程。” 不要小看这一小瓶的幼苗,谢广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蝴蝶兰经济效益高,除了客户采购幼苗和成品花,我们还应邀参加省内外的一些展览。仅目前1号棚和2号棚的15万株蝴蝶兰花梗苗,在春节前后上市,产值可达到380万元。眼下就要进入销售高峰期,不愁卖。 在他看来,效益是其中一部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产业带动,唤醒了贫困户的脱贫内生动力,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经过培训后能够转移就业。 为了让更多贫困户受益,该公司创建了“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目前共带动全镇161户贫困户参与公司生产经营。2017年,上派镇以财政扶贫资金入股分红项目方式与园艺公司合作,每户贫困户年均分红1200元,一年下来总计发放分红资金193200元。 40岁的村民赵孝生,过去当过瓦匠,外出务过工,因为父亲瘫痪在床需人照料,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出不了远门,家庭经济来源一下子就没了着落,属于典型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生活的转机出现在2017年,在生产基地的带动下,赵孝生不仅拿到了1200元的年均分红,还通过2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入股,新增了1200元的入股分红。此外,今年7月份,赵孝生又在村里谋到一份公益性岗位,一年下来再添3600元。 把产业带动变为贫困户的现实收入,离不开具体的帮扶措施。今年,安徽省兰君园艺花卉有限公司与上派镇对接,准备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开展优先招聘活动,在谢光坤看来,这样可以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实现稳定脱贫。 看到了发展前景,谢光坤还准备根据公司发展情况,引进新品种扩大生产规模,组织更多贫困户在基地参与有偿劳动,进一步激发贫困户的热情。 “如今有固定的收入,国家还给发低保金,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赵孝生感慨道,“有人牵头领着我们干,我们自己也要加把劲跟上。” 谢光坤认为,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是贫困户的脱贫之本,自己起到的只是一个带动作用,无论是扶贫,还是致富,最大动力还来源于老百姓自己。看着温室大棚里一株株正待销售的蝴蝶兰,谢光坤愈加相信,“花”样扶贫,定能开出“脱贫花”。